12
法学
4
班成功举办第三场模拟法庭活动
(12
法学四班行政审判组) 11月19号下午,我院12法学(4)班在第二教学楼模拟法庭举行了本学年第三场模拟审判活动。嘉宾刘芳老师、王菊英老师、林尤鹏老师以及指导老师梁晓颖老师担任本场模拟审判评委。12法学(4)班、13法学(4)班、14法学(4)班同学以及一些其他专业的同学到场观看。
本场模拟法庭是对原告李鸿超不服被告朝阳大学因违反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对其予以开除处分一案进行模拟公开开庭审理。基本案情为:原告李鸿超于2007年赴美从事博士后研究,其妻子前往陪读,当年12月两人生育一女。2009年9月,李鸿超回国在朝阳大学任教时,其妻已怀孕6个月,并于次年产下一子。2013年5月31日,朝阳大学计生委通知李鸿超:提供符合计生政策的书面材料;调出朝阳大学;自动辞职。如不能在三项中选择一项,学校将对其进行处罚。李鸿超认为自己属于留学人员,且其第一个孩子为美国国籍,其行为不属超生,因此未对学校的要求作出回应。2013年11月19日,朝阳大学将其开除。李鸿超认为校方认定的超生结论有问题,且开除程序也存在瑕疵。2014年1月21日,他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申请仲裁。仲裁结论维持学校的开除决定。随后,李鸿超向正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本场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以及最后陈述三个阶段。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校方开除李鸿超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及李鸿超的女儿是否取得美国国籍等争点展开激烈交锋,就各方所提的案件事实进行阐述,并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文举证论述所持观点。最后审判长李春艳宣判被告胜诉。审判现场气氛庄严紧张,法庭上的同学在唇枪舌战,台下的同学们也是全神贯注,认真观看。
庭审完毕后,各位嘉宾先后作出点评。王菊英老师认为本场模拟法庭程序清晰,是一场不错的庭审,同时指出了程序上存在的一些瑕疵。刘芳老师认为双方当事人焦点抓得不错,基本没有跑题,同时对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建议。
林尤鹏老师认为
整个庭审程序流畅,但是某些环节还存在有一些小问题,并在法庭证据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
梁晓颖老师对同学们取得较大进步表示赞扬,并耐心仔细地分析讲解了此行政诉讼案的案情重点与辩论争点,解决了同学们对此案存在的疑惑和误解。最后,模拟法庭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中成功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场模拟审判,切身体验到法庭审判的庭审程序和庄严氛围,
提高了他们对法律的认知
,激励着他们学好法律知识,努力将理论付诸实践,
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供稿人:12法4 黄丽蓉)